陀罗尼经幢

时间:2023-02-28 来源:市文广旅局

uploads/0315/161577211698557961.JPG

  陀罗尼经幢,原位于沁阳市城西北15公里处,紫陵镇范村南侧兴隆寺门前,兴隆寺创建年代不详,根据经幢刻立的年代应不晚于唐代,宋、元重修,寺院毁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惟经幢独立幸存。1975年搬迁到县城的天宁寺旧址上 (今沁阳市博物馆)。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其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载:“兴隆寺,在王范村,寺外植唐开元石幢,制作宏丽,则此寺之大可知,今止存数楹耳”,由此可知,在清·道光年间,兴隆寺已败落,但从制作宏大精美的经幢,足可说明寺院昔日的兴盛辉煌。该经幢为青石质地,现存高度4.7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分级雕造,对接装成,现保存较好,除顶部火焰宝珠遗失外,其余部分保存基本完整;部分佛龛稍有风化。

  该经幢是河南省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有明确纪年的经幢之一,整体造形玲珑秀丽,亭亭玉立,经幢上有雕造精美的佛教造像及乐伎飞天,这堪称唐代石雕艺术精品,对研究唐代中期的音乐史、舞蹈史、书法艺术、石刻艺术、造像特点、造像分期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幢身经文为楷书,字体清新秀逸,为唐代标准的八分楷书,书法价值很高,其落款“开元十有八年岁次庚午正月建”则为篆书,这在我国发现的唐代石刻经文中并不多见,至今在全国尚属特例。《河内县志》记载:“通体皆正书,唯岁月一行用篆书,创例也”。唐中叶书体多变,而此尚有初唐神味,为古今著录家所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