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沁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2-07-14 来源:统计局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沁阳发展历程中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发展环境、诸多风险挑战交织,特别是洪涝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冲击,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锚定“两个确保”,加快建设三城一区,统筹抓疫情防控、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市经济总体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20.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9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45.19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155.54亿元,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为6.245.348.5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4.7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26%,比上年末提高0.73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7.36‰,人口死亡率6.61‰,自然增长率0.7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719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96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08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43人。开展创业培训810人,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6245人,高技能人才培养90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5%。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0%,医疗保健类上涨0.8%,居住类上涨0.4%,食品烟酒类上涨0.3%,衣着类上涨0.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与上年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4%。

全年全口径财政总收入32.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地方财政收入24.07亿元,比上年下降2.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其中,税收收入12.86亿元,增长0.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38亿元,比上年下降8.9%。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67.77万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  34.36万亩,秋粮种植面积33.41万亩。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0.61万吨,比上年减少4.02万吨,减产11.6%。其中,夏粮产量18.10万吨,增0.6%;秋粮产量12.51万吨,减产24.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28.88亿元,比上年增长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9%。

全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3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85亿元,同比增长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48.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0.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8%,工业投资下降10.5%民间投资增长8.6%。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商品房销售面积39.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99亿元,比上年增长7.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46亿元,增长5.9%。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02亿元,比上年增长6.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3.76亿元,增长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26亿元,增长4.8%。按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47.46亿元,增长6.2%;零售业零售额45.74亿元,增长5.8%;住宿业零售额9.38亿元,增长6.1%;餐饮业零售额16.44亿元,比上年增长6.8%。

六、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4.41亿元,增长13.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5.3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七、交通和旅游

全年全市开工建设农村公路12.06公里,其中“白改黑公路1.8公里。全市拥有城乡班线26辆,新能源公交46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100%。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238.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4.7公里。全年全市货运量950.25万吨,货物周转量54989.28万吨公里,客运量30.39万人,旅客周转量16563.53万人公里。

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6.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76.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4亿元,增长59.0%。全市共有AA级旅游景区 2处,AAA级旅游景区1处, AAAAA级旅游景区1处。全市拥有具有独立法人的旅行社3家。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1年末全市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 253所(含民办),招生21067人,在校生90387人,毕业生23569人。其中,职业中专4所,招生1508人,在校生4696人,毕业生1621人;普通高中4所,招生3754人,在校生12434人,毕业生4385人;普通初中30所,招生5901人,在校生17298人,毕业生5616人;普通小学118所,招生5840人,在校生36199人,毕业生5764人。2021年全市参加普通高考学生5266人(含艺术体育类考生1038人),比上年增282其中普通类考生4228人(不含艺术体育考生)。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为 94.5%。

全年全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截止2021年底全市共有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共有焦作市科学技术奖16项。2021年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项,其中,列入焦作市级9项。2011年至2021年底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4项,其中,列入国家级计划2项,省级计划36项,焦作市级计划176项。2021年共授权专利483年末在有效期内授权发明专利122件。全年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4家,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2家。

九、文化、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2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项。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5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3个,卫生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精神卫生医院1个,民营医院4个,村卫生室357,门诊部(诊所)48个市、乡医疗卫生单位现有编制1871人,在编人数1271人。其中,高级职称151人,中级职称370人,初级职称600人。村卫生室共有村医459人。全市共有床位1954张。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26元, 比上年增长6.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61元,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0元,增长8.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54,比上年缩小0.03。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190元,比上年增长12.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811元,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591元,增长12.9%。

年末在职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4867人,失业保险参保27479人,工伤保险参保4062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38907人。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2538人,参加生育保险27196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10969人。资助困难群众参保20286人次,救助参保资金156万元。救助群众10099人次,发放救助资金582万元。其中:住院医疗救助5437人次,资金506万元;门诊救助4662人次,资金76万元。

全年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356户1952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15.8万元。全市享受农村低保7222户11940人,发放农村低保金2749.9万元。全年救助农村五保(特困)对象879人,发放资金691.2万元,全年临时救助困难群众355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00.9万元。全市共有敬老院30所,床位达486张,入住292人。全市共有社区服务中心339所,其中农村307所,城市32所。全市共有307个村委会,32个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数162家。

十一、资源与环境

全年全市共造林6195亩。其中,山区生态林1390亩,种苗花卉4271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103395亩。

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16天,比上年增加23天。PM10平均浓度为8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微克/立方米。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未作机械调整,存在总计和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三次产业划分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劳动就业、财政、金融、交通、旅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资源环境等数据由相应部门提供;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