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时间:2021-12-30 来源:政府办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十四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沁阳打造中原经济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先行区、文化生态相得益彰的全域旅游特色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郑洛两大都市区(圈)先进制造业重要支点与辐射晋东南地区桥头堡的重要时期。依据《河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焦作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沁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组织编制了《沁阳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沁阳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重大项目,是未来五年沁阳市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十四五时期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时期沁阳气象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十三五时期,沁阳市气象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省、市气象局和沁阳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初步建立起结构完善、功能齐全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保障沁阳经济社会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显著效益,沁阳气象事业整体实力跃上新的台阶。

1.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初步建成。气象监测网络进一步优化构筑了从卫星到地面、固定到移动的立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网,目前共建成了各类自动气象站26套,其中国家级自动气象站2、多要素常规自动气象站10乡镇自动雨量站9、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4农田小气候观测站1,数据可用率平均达到99.98%,地面气象观测站点密度和监测预警能力大幅提升。

气象预报预测能力稳步提升构建了市县一体化发展、以智能网格预报为基础的气象预报业务新格局,010天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达到2.55km,时间分辨率实现24小时内逐小时间隔、13天内3小时间隔、410天内12小时间隔。预报的准确率、提前量、精细化水平稳步提高,24小时晴雨、高温、低温预报准确率分别较十二五期间提升0.3%4.8%3.8%。月预测气温、降水准确率分别较十二五期间提升7.1%5.6%,暴雨预报准确率提升15%,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提前量提高30分钟以上,客观化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稳居全前列。

    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应用,建成了带宽100兆比特每秒的气象数据传输网,观测数据传输用时从分钟级提高至秒级,气象业务基本实现全流程、全要素实时监控。

2.气象服务成效明显提高。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融入重大战略实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各行各业提供气象服务。成功应对低温、寒潮、暴雪、暴雨、雷电、大风等重大气象灾害,为各级党委政府指挥防灾减灾和人民群众科学避灾赢得先机。电力、交通、农业、生态环保等气象服务得到深化。成功保障神农文化节暨三月三庙会”“改革开放40周年合唱比赛”“我们的节日暨广场文化周等重大活动

气象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取得明显进步。创新气象服务模式,发展智慧气象服务,打造天象服务品牌,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幅提高。气象新媒体关注人数逐年递增,开通抖音、今日头条平台、云MAS平台、手机报、气象电子显示屏、云上沁阳客户端等拓宽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发布渠道。五年来,共发布各类预警677次,制作各类专题服务材料458期,发送气象预警短信75万余次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逐年提升。

3.气象为农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围绕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构建高标准粮田气象保障体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进一步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提升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精准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气象专家联盟作用,面向全市11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了直通式气象服务,覆盖率达到9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高标准粮田气象保障工程项目全面完成。加强气象为农服务标准化建设,全市10个乡()创建成为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示范乡镇。

4.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更加有力。积极融入沁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充分发挥部门优势,阳市环境保护局和沁阳市气象局协商双方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协议书》,并建立稳定长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经费投入机制,实现了气象、环保业务深度合作,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工作连续多年获市政府表彰,3人获得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先进个人。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目前,沁阳市有人影作业标准化炮站1个,组建了8人的人影作业队伍,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控制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0%,自动化、科学化作业能力明显提升。5年来以来,沁阳市累计作业53次,在有效缓解旱情、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水库蓄水、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5.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局内院内道路硬化、绿化等已完成部分修缮工程台站彰显现代化气象底蕴、品位、文化、风格和形象,受到了省气象局的充分肯定。20167月,全省气象现代化暨一流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议在沁阳市召开,组织全省气象部门会议代表到沁阳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中心进行了参观指导,被树为全省一流台站建设标杆神农山增雨基地基础设施进行修缮翻新,购置新型智能化火箭发射架3部,为人影作业人员提供了良好舒心的工作场所

6.人才队伍更有活力。完善人才引进、培养、管理、激励等机制建立完善了人才引进、培养、管理、激励等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了1名本科生,人员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领导班子增加1人,目前2人,激发了干部的整体活力。加强岗位练兵,不断提升职工业务素质

7.气象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沁阳市政府将气象为农服务、气象现代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列入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以及沁阳市三农重点工作等,并进行责任分解,纳入了政府工作督查体系加强落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工作会议上都对气象现代化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气象现代化、气象防灾减灾等多项气象重点工作写入了《沁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污染防治攻坚、应急管理等市重点工作部署文件也将气象工作纳入其中。城区防汛、沁河流域(沁阳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攻坚等重点工作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文件出台,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8.气象工作法治化持续推进。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履行气象职责,依法管理气象事务,依法推进气象改革。一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重新制定了气象行政审批标准规程,简化审批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增强行政审批透明度。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完成权责清单梳理并及时向社会公示。二是深入推进气象改革。按照政府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通知精神及省、市气象局工作要求,积极推进防雷改革,调整服务职责及内容。气象安全监管基础进一步夯实。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防雷安全检查,建立健全联动监督检查机制,气象安全监管工作有效推进。是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严格执行法制审核制度,严格按照焦作市气象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进一步明确重大行政许可和重大行政处罚范围,规范了法制审核工作程序。

9.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以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系统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次全会精神。持续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防疫、抗灾、重大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创新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污染防治攻坚、防灾减灾、平安创建等工作相结合累计投入130余万元用于文明创建、驻村扶贫等工作,坚持自我加压、精准发力,强功能、攻弱项、补短板,不断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二)十四五沁阳气象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准确把握十四五气象发展新形势,抓住沁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推进气象强市建设。

1.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对沁阳气象事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党中央高度重视气象工作,201912月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明了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战略重点,加快科技创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任务,加快建成气象强市的战略目标。十四五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作为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科学谋划高质量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

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任务新发展理念阐明了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十四五时期,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气象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做好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粮食生产核心区、沁河流域(沁阳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沁阳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一系列更高的目标和任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对气象服务提出新期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科学谋划和推进新时代沁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1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发出全面建设气象强国的动员令,河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省建设的意见绘就了十四五河南省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2.差距与不足十四五时期,沁阳气象事业面临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沁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谋划气象强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型攻坚期,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先进水平和重大服务保障需求,沁阳气象事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能力不均衡,气象发展方式与沁阳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适应。气象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亟待加强。缺乏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二是气象服务供给与沁阳市需求适配性亟待提高,趋利避害的气象精细服务体制机制、内涵外延亟需完善和拓展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和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进展缓慢气象观测与精准预报精细服务要求不适应。三是极端性、突发性、局地性天气的预报预测准确性和时效性不能满足服务需求,远距离台风、西南涡、黄河气旋等高影响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机理认知和预报能力不足观测站网可持续发展机制有待健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趋利避害并举,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河南气象事业发展高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提升气象在乡村振兴和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文明建设、沁河流域(沁阳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战略实施中的服务保障能力,为气象强市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服务宗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沁阳气象部门贯彻落实到位,确保气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着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气象保障能力,践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宗旨,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坚持科技立业,强化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引领,坚持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切实增强气象为焦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气象关键支撑能力。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基本实现保障有力、技术先进、更加开放、人民满意的气象现代化,气象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沁阳市气象现代化水平位居全第一方阵,气象保障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沁河流域(沁阳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全领先。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成效显著。提高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及服务保障能力。

天空地一体化的精密气象监测行政村(社区)全覆盖,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高质量智慧型的精细气象服务重点领域全覆盖,预警信息发布到村、户、人努力构建监测更加精密、预报更加精准、服务更加精细战略任务的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夯实综合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城市生态通风廊道、气候可行性论证等业务服务系统,建立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服务系统,建立城乡一体化、智能化服务系统,着力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主要任务

(一)加强现代气象业务建设,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基础

1.提升气象监测精密度。发展综合、智能、协同观测业务。科学规划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强化气象及衍生灾害的重灾偏远地区和灾害高影响城市的地面观测站建设,实现多要素气象观测站覆盖100%乡镇。在常平乡、西向镇布设多要素区域站;在国家气象观测站布设冻土、面雨量自动仪,使沁阳市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捕捉能力显著提升。抓好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试点,加强农业主产区监测体系建设,健全四优四化农业监测网络,优化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能力,推进农业气象监测智能化建设。加快建立立体化生态环境、河流域(沁阳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监测系统。

2.提升气象预报精准度。实施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建设,提升数值预报产品应用能力,发展本地特色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提高气象预报精准化水平。建立高影响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一体化业务系统,提高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水平,预警时间提前45分钟以上。加强1045天预测能力建设,提高防汛抗旱气象服务能力。

3.提升气象服务精细度。加快建立沁阳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强化气象、应急、水利、资源与规划住建、文旅、交通运输等部门预警信息共享,健全重大灾害预警信息叫应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开展基于新基建的智慧气象服务工作加强沁阳融媒体、通信运营企业与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有机联动,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及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增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效果。

4.提升气象信息化水平。升级气象通信网络,北部偏远山区自动气象站逐步实施北斗通信传输。

5.加快气象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台站提质行动,开展沁阳气象观测站基础设施优化工程项目建设。推进沁阳市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提质工程,全面升级沁阳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常规气象观测站、农田小气候观测站等站网设施。

(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防范化解气象灾害风险

1.加强城市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开展新型城市精细气象服务。加强区域性建设、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提升重大活动、重大工程气象保障水平。

2.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健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将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纳入乡镇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加强农村高风险地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发展发挥乡镇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业务,提高预警发布的针对性。推动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有效支撑。将气象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全民科学素质和中小学科普教育体系,加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3.加强重点区域、行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完成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区划工作,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中小河流及中小型水库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完善公路、铁路等交通气象风险预警业务体系。完善旅游气象服务系统,推进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建设。将防雷安全纳入各乡(镇)街道及市直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

(三)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服务绿色沁阳建设

1.提升生态文明气象支撑保障能力。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重点区域建设符合管控要求的生态气象保障示范工程。开展生态评价服务,助力旅游、康养等绿色产业发展加强气候承载力监测分析评价和风险预警工作。

2.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气象保障能力。健全大气边界层监测预报服务体系,巩固基于气象条件的科学精准治污成果,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工作。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改善空气质量。

(四)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强化乡村振兴气象保障

1.增强粮食生产气象保障能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提升工程,加密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开展主要农作物农用天气预报精细化服务,提升粮食全产业链气象服务保障水平。联合开展小麦、玉米良种繁育气候适应性研究和评估工作。

2.做优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品牌。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加快提升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预测保障能力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气象物联网、智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支撑系统、高标准农田生态业务分析应用系统、农业气象大数据应用中心等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提升面向农业全产业链的气象服务有效供给能力。围绕农业生产四优四化等需求,建立完善精细化服务体系。建立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标准化服务体系。融入美丽乡村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试验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由信息服务向信息服务与工程性服务并重转变。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气象服务体制机制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气象保障成果。

(五)加强作业能力建设,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

1.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水平。补充构建天基、空基、地基云水资源立体探测系统。推进地面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多渠道、多功能、立体化作业能力。建立智能精准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

2.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沁阳市林区生态保护型人工增雨示范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提升地面作业能力和作业指挥能力。增强人工影响天气在保障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库蓄水、重大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气象保障乡村振兴和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3.健全工作机制和监管体系。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完善人员队伍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健全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完善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强化人影作业装备和弹药的运输、存储、使用等安全保障属地责任,制定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六)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持续实施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热爱气象事业、勇于创新发展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聚焦气象事业发展,精准引进紧缺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激发气象人才创新活力,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利用地方资源,支持气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将气象高层次人才建设纳入地方人才工程。

工程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暨气象业务平台升级工程

完成沁阳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在现有气象业务系统的基础上,扩建、改造、完善以下6个部分:级预警信息发布应用系统,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安全系统,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和业务场所及配套工程。建立权威、畅通、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形成覆盖全市的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实现与应急、城建、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环保、交通运输、文广旅、农业等部门预警信息的自动对接、信息快速共享和研判,形成上连国家、省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下接县、乡(镇、街道)两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系统,横向与市政府应急平台和各有关部门的专项应急平台、公共媒体等相连接。形成在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管理下,高效快捷、准确无误、科学规范地传递应急信息体系,使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接收突发事件的信息,有效消除公众疑虑或事先掌握灾害预测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在实现预警信息实时共享、高效快捷、准确无误、科学规范发布的基础上借助二维、三维地理辅助分析功能发挥决策指挥服务优势,从智慧应急预案科普、应急指挥、突发灾害数据可视化引擎应用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综合服务水平。

)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

推进中部区域(焦作)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工程建设,积极融入国家人影耕云计划,积极争取国家和区域支持,使部分项目工程落户沁阳。提高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装备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和精准作业能力,更新智能火箭发射系统并全部配备安全锁装置,提升地面作业指挥能力和作业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市、县一体化智能业务系统,依托新型雷达、气象观测站、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站、蓝天卫士等现代化装备,建成完善的人工影响天气监测体系,作业弹药全面实现物联网技术管理。

)基层气象一流台站提质工程

坚持满足需求、适当超前原则,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提升功能、拓展领域、增强业务技术水平等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建设美丽台站。全面增强基层气象服务、气象文化建设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结合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事业协调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统筹考虑基层台站业务系统、服务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一流台站,逐步拓展观测服务项目,提高基层台站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台站协调快速发展,提升基层台站对业务运行的基础保障作用。实施台站提质改造行动,打造长期稳定、科技型与生态型和谐统一的新型气象站,为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和省级健康单位打造硬实力环境,为气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优化环境。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推进沁阳市人民政府与沁阳市气象举办联席会议,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规划实施,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的落地。

明确任务,压实责任。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建立各项任务落实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落实责任。加强部门协调,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定期督查通报机制。

科学施策,精准管理。推进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进行科学评估,建立风险管控制度。加强规划落实人才队伍建设,细化规划年度建设目标任务,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为建设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统筹协调重点工程投资渠道,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优化投资结构,强化综合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