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及“十一五”发展成就
2010年,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产多元化、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按照“抓投资、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资本活市、人才兴沁、环境赢商”四大战略,圆满完成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5亿元,同比增长15.7%。财政总收入完成14亿元,增长22.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3亿元,增长22.3%;其中国税收入增幅居全省十强县第二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亿元,增长2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7亿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85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85元,增长16.3%。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在沁调研期间评价我市“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很有实力”,“班子奋进、社会和谐”。
(一)坚定不移实施四大战略。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52个,总投资313亿元,完成投资81亿元。昊华后“双二十”、超威大容量免维护电池等131个项目建成投产。广东兴发高档铝型材和幕墙门窗、河南盈硕LED光电设备等项目进展顺利。晋煤天庆煤化工项目即将全面开工。中电投2×100万千瓦发电机组项目近期可拿到“路条”。纳米碳酸钙、新型耐火材料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顺利。深入实施资本活市战略。市内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14家市外银行来沁开办业务,焦作商行沁阳支行正式营业,江南村镇银行筹建全面展开。安瑞高材、德海源诚成功挂牌交易,永威、思可达上市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全年融资突破37亿元。深入实施人才兴沁战略。面向全国公开招聘5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立500万元科技专项基金、100万元人才奖励基金,激发各类人才参与沁阳发展的积极性。两名“两院”院士、10余名留学生、150余名专家受聘于我市企业。通过新怀商论坛、清华大学培训班等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企业家综合素质。深入实施环境赢商战略。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服务年和外来企业大回访活动,建立招商项目审批无偿代理、一站式服务等机制,完善市、乡、村“三级联动”分包企业制度,形成了尊商、亲商、富商的浓厚氛围,荣获河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称号。
(二)凝心聚力发展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99家,增加值完成133亿元,增长21.8%;利税完成77亿元,增长12.3%。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18家。产业集聚区建设位居全省前列。沁北产业集聚区投资发展速度居全省县域产业集聚区第3位,被确定为省级产业集聚区和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跻身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沁南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太阳能光伏、电动车等专业园区初具规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完成科技成果鉴定5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中心达到8家。崇义轻工高速卫生纸机、沁阳一机铸铁烘缸被评为省名牌产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年位居焦作各县市之首,被评为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市。
(三)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高标准完成“六路”建设任务,成为我市城建史上的里程碑。实施10余项城市开发项目,新增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积极推进老城开发,唐庄村、怀府宾馆等一批改造工程扎实推进。廉租住房二期全面竣工,三期开工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垃圾处理场和第一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第二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天然气管网覆盖率达到8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1%。超前谋划重大项目。与河南建业、东方今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编制了沁南新区规划,城市水系规划扎实推进。对城际铁路、城市集中供热等项目进行谋划、对接。
(四)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夏粮总产达到16.7万吨,增产841吨;秋粮总产达到16.2万吨,增产967吨。严格耕地保护,连续11年实现占补平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圆满完成逍遥水库、云阳河小流域坝系等工程,改善节水灌溉5万亩,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16连冠。农机合作社达到71家,玉米机收率达到85.4%,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达到5万亩,占全市耕地的12%。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到15家,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达到18个,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18个,省级无公害产品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83家,辐射带动农户6万户。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68个。在焦作市率先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成为全省首家A类新农村电气化市。有线电视百村户户通、农村电影“2131”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圆满完成。
(五)推进三产多元化发展。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神农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山前经济拓展区详规编制完成,门票收入、游客人数实现历史性突破。我市被授予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商贸服务业上档升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走在全省前列,家电下乡产品户均销售比例居焦作首位。屹峰集团16个产品成功中标家电下乡品牌。开工建设五星级亿万国际饭店、四星级联盟大酒店。新兴服务业发展壮大。煤炭运输物流业快速发展,年中转量达到2500万吨。金融保险业繁荣活跃,银行、保险、证券、担保等机构达到36家。社区服务、中介信息等服务业蓬勃发展。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成功争取到国家新农保试点,近4万名60岁以上农民已经领取养老金。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达到148元、62元,高于焦作市定标准。新增就业再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焦作第一所民办高校——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对外招生,永威国际职业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一中新校区二期和一小、二小教学楼投入使用。高考上线率连续五年位居焦作市首位,成功创建河南省职教强市。人民医院新院门诊医技楼主体竣工。新计生指导站建成投用,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出生缺陷干预等工作全省领先,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被评为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市。平安建设扎实有效。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荣获全省平安建设最高荣誉“中原平安杯”。坚持领导接访、干部下访等工作机制,构建了人民、司法、行政“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加强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无重特大事故发生。开展十佳百名楷模评选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审计、工商、质监、统计、人防、档案、史志、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老区建设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胜利实现。回顾过去五年,我们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宏观调控、支柱企业关停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但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天的沁阳,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象,站在了加速发展、崛起腾飞的新起点!
——这五年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由100亿元提高到2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7倍,年均增长39.7%。地方财政收入由3.3亿元提高到9.3亿元,净增6亿元,年均增长22.9%。综合经济实力由全省第十位跃居全省第四位。
——这五年是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的五年。工业经济由铝电产业“一柱擎天”发展为以新能源、化工、电动车及动力电池、铝及铝深加工、复合材料、造纸装备及造纸、光电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的“多点支撑”,新型工业体系初具规模。我市被命名为中国耐蚀产品研制示范第一市、全国造纸机械之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
——这五年是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的五年。成功引进河南神火、中国昊华、山西晋煤等一批全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达到392个,引进市外资金216亿元,连年位居焦作第一,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市。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543个,完成投资373亿元。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7家,较“十五”末增加14家。
——这五年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的五年。累计发放惠农补贴2.7亿元。粮食产量较“十五”末增产5.1万吨,实现连年增产,被纳入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中的高产巩固区。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敲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拍卖第一槌。林木覆盖率达到25.3%,成功创建省林业生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十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15.2%。
——这五年是大建设促进大变样、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五年。全省唯一的“二改一”工程常付公路和沁河特大桥全线通车,干线公路全面大修,农村公路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城乡道路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开发高档住宅小区40余个,超过10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由18.1平方公里扩展到21.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36.6%提高到52.1%。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建成中心敬老院和13个乡(镇)办事处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新建、改造所有乡镇敬老院和卫生院,307个村级卫生室通过标准化验收,消灭中小学D级危房。发放城乡低保1.04亿元,实现应保尽保。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8%,补偿207万人次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五”末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2%。
五年来,我市荣获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县市、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金融生态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市、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河南省最佳投资城市、河南省政务公开示范市、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等省级以上荣誉230余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沁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沁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这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不动摇。实践证明,我们确定的“四化”目标、实施的四大战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市情,顺应民意,引领沁阳走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得益于我们坚定不移抓好带动全局的工业经济。我们紧紧抓住工业经济这个“牛鼻子”,坚持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了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使我市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得益于我们敢想敢试,不断开拓创新。更加“注重手段”,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以“小麦精神”、“母鸡理论”为指导,帮助企业应对了危机、渡过了难关。运用“预期理论”,探索项目建设融资新模式,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得益于我们科学谋划、精心运作一批重大项目。运用“大资源”观念,无中生有、科学谋划运作项目,成功引进一批战略合作伙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把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落实在具体的项目上,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得益于我们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惠民生与促发展的选择上,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把有限的财力向发展倾斜,为改善民生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得益于我们有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干事创业,树立了科学引领、务实创新、埋头苦干、勇争一流的“沁阳精神”。通过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提高了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使一大批领导干部成为促进沁阳发展的专家。这些经验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发扬。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发展的进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和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四是改善民生、城乡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任务还很艰巨;五是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要求。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根据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产多元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大力实施“项目带动、资本活市、人才兴沁、环境赢商”四大战略,着力培育支柱产业体系,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区域性金融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着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科学发展新路,把沁阳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社会和谐、更具活力的中原经济区核心区新兴现代化中等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建设综合实力更强的新沁阳。“十二五”末,全市经济实现“五突破、一高于、一率先”的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突破60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突破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突破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突破1.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五年累计投资突破1500亿元。主要人均经济指标高于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率先达到沿海发达地区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省前三强,跻身全国百强,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排头兵。
——建设三次产业更加发达的新沁阳。“十二五”末,以八大产业和两大产业集聚区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600亿元,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200家,超百亿企业5家。沁北产业集聚区努力向省级新区发展,沁南产业集聚区成为省级产业集聚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农户达到80%,组织化程度全国领先。水利设施逐年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建成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坚持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成果反哺农业,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我市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城乡市场繁荣发达,物流业发展迅猛,我市成为豫西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
——建设环境更加优美的新沁阳。“十二五”末,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基本实现。沁南新区全面开发、配套完善,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人口不断向城区集聚,城镇化率达到59%,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互动并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生态建设,林木覆盖率达到28%,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5.5%、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6%。沁阳成为全省城镇化引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
——建设社会更加和谐的新沁阳。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群众就学、就医、文化、娱乐等条件明显改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保障范围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明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沁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和说明已印发各位代表,请予审议。
三、2011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焦作市定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坚持不懈招大引强。一是拓展招商领域。成立八大工业产业和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领导小组,找准产业加速发展的增长点,产业链拉宽拉长的关键点,产业结构优化的突破点,每个产业组谋划5个以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项目,高质量完成可研等前期工作。结合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商贸服务、社会事业等,精心包装运作一批项目,形成全方位招商格局。二是创新招商方式。瞄准国内外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组成招商小分队,开展有针对性的上门招商。抓住发达地区企业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找准对接区域,锁定招商企业,开展驻地招商和驻企招商。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积极对外合资合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实现以商招商。筛选实力强、基础好的企业,围绕上下游产品,引进关联度高的项目,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产业链条。积极联系在外创业人士,实施“回归工程”。三是提高招商成效。注重选商引资,大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实现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上档升级的相互促进。大力实施环境赢商,通过一个企业成功落户,带动一批企业来我市投资,形成招商引资的“磁场”效应,力争到位资金突破60亿元。四是严格招商考核。完善招商考核办法,加强对市级领导、产业组、市直单位、乡(镇)办事处和招商小分队的量化考核。每个乡(镇)办事处都要成功引进一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帮助企业解决5000万元以上的资金。
(二)坚持项目带动,科学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一是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坚持市级领导、科级干部分包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实行基层站所长、科级后备干部联系项目责任制。完善项目考核办法,健全考评体系,采取集中开工、定期观摩等措施,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确保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二是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广东兴发高档铝型材和幕墙门窗、思可达EVA胶膜和2800万平方米超透光伏玻璃、金隅集团综合利用、崇义轻工高速卫生纸机、睿为视讯等70个项目建成投产。三是一批项目加速推进。晋煤天庆煤化工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着力培育百亿元产业园区,打造现代化的清洁能源基地。河南盈硕LED光电设备、河南汇森高速列车电机壳、永威防火装饰板扩建和防火板芯纸、氯氢工业园、河南启瑞高性能增塑剂等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力争早日建成。中电投2×100万千瓦发电机组、昊华精细化工园、上海华明纳米碳酸钙、濮耐集团新型耐火材料、内蒙君正氯化石蜡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四是一批项目成功对接。继续跟踪10万吨文化用纸、迅天宇多晶硅、纳克太阳能等项目,确保实现重大突破。
(三)推进集聚区既强又快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是出台扶持政策。制订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加快集聚区开发步伐,提升集聚区建管水平,促进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抓住省政府将在10个领域选择10个集聚区予以特殊扶持的机遇,积极争创省级示范产业集聚区。完善乡(镇)办事处引进项目落户集聚区利益分享机制,形成加快集聚区建设的合力。每个乡(镇)办事处都要在集聚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并负责入驻项目的招商。二是完善服务平台。推进沁北产业集聚区融资平台建设,完成土窑村搬迁,探索土地一级开发。集聚区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和玻璃钢产品检测中心建成投用,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在集聚区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组建沁南开发平台,实现项目用地储备与开发的良性互动。三是加快建设步伐。加快推进煤化工产业园、昊华工业园、铝工业园、氯氢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力争沁北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谋划云崇路改造升级项目,打通城区到沁北产业集聚区的快速通道。完成集聚区供水工程,沁北垃圾处理场和燃气管网开工建设。建设虎村大道和两座焦枝铁路公铁立交桥,提高铁路北侧土地利用率。高标准完成沁南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健全工作机制,推进标准化厂房和专业园区建设,完成企业后勤化管理社区建设。沁北产业集聚区继续保持全省前十强,力争同时获得“十快产业集聚区”称号。沁南产业集聚区力争成为省级产业集聚区。
(四)调优产业结构,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层次。一是提升优势产业。①铝及铝深加工产业加快高档铝型材、幕墙门窗、电解铝技改、铝板带二期等项目建设,实现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为主向精深产品为主的转型。②化工产业以昊华氯碱和晋煤天庆煤化工为依托,围绕PVC深加工、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等,加大对外合作力度,拉长产业链条。③电动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扩大动力电池、轮毂生产规模,引进相关配套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竞争力。④复合材料产业通过筹备第五届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加强与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应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促进产业扩张提质。⑤造纸装备及造纸产业加强与北欧林纸集团、芬兰瓦哈特的合作,研发高车速、宽幅面的新型纸机,谋划发展高附加值的特种纸品,壮大高档包装企业,力争促成我市企业与富士康的成功合作。二是壮大新兴产业。①新能源产业加快超透玻璃、多晶硅、太阳能组件、风电叶片、机舱罩等项目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②新材料产业以纳米碳酸钙、新型耐火材料、碳纤维传动轴等为龙头,加快国家超细微粉末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面向高端需求,开发新产品,实现产业由小规模分散型向大规模集约型转变。③光电信息产业以LED园区为重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招商力度,尽快构建产业集聚的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培优做强骨干企业。开展以股权多元化、管理科学化、技术高新化为主要内容的骨干企业“培优做强”计划,形成技术大突破、企业大发展、产业大提升的新局面。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实现“保一争二”目标,三板股权挂牌企业新增2至4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争创一批名牌产品、品牌企业。
(五)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做好河口水库引水工程,力争开工建设九渡水库,再夺省“红旗渠精神杯”。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玉米机收率保持在85%以上,打造“中原玉米机收第一市”。科学应对自然灾害,做好高产创建等工作,确保粮食总产量保持在32万吨以上。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300家以上,新增焦作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至5家。有序推进土地流转,使农村土地更多地向种田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转移。三是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进一步壮大西万高效生态农业园、西向四街循环农业、南山村大棚蔬菜基地、王曲绿鑫千亩蔬菜花卉等10大种植示范园和昌庄鼎养殖、人和春天万头奶牛养殖等5大养殖基地规模。开展造林绿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强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培育信用互保组织,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加快禾丰牧业饲料加工项目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力争新增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3个,新建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区2个。
(六)推进多元化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一是精心打造旅游服务业。积极与河南建业合作,加快推进神农山大型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开通云阳河、临川山、仙神谷三条精品线路,形成“两日游”格局。组建神农文化顾问团,深入挖掘神农山文化资源。强化宣传营销,每月举办一项主题宣传活动,提高沁阳旅游知名度。二是提升现代商贸业。推进城市功能分区和特色街建设,合理规划专业市场,打造城市现代商业圈。亿万国际饭店、联盟大酒店力争投用,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继续抓好家电下乡惠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繁荣活跃城乡市场。三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交通、区位和产业优势,在城区和沁北规划建设现代化综合物流中心。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加快恒桥现代物流中心选址和建设进度,促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加速推进兰煜煤炭超市、宏晋煤炭物流等项目建设,规范提升煤炭物流产业,把我市打造成晋煤南下的“桥头堡”和全省重要的能源储备基地。
(七)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推进城乡建设大提速。一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编制城市重点路段、核心区域详细规划,科学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和重点村庄规划,逐步形成全覆盖、相协调、易实施的现代规划体系。坚持城乡一张图、规划一盘棋,严格按照规划开展建设,坚决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维护规划权威。二是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项目支撑、强力度推进,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强力推进“八路一园一中心”工程。积极推进与东方今典、河南建业、北京二建的战略合作,开工建设南环路、南外环路、建设路南延、沁木路改造、县东街南延、适居路南延、文化路改造、东关大街南延、滨河公园和体育中心等工程,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文化艺术中心建成投用,第三污水处理厂和新长途汽车站开工建设,天然气利用、供水系统改造、弱电入地等公益设施项目有序推进。开工建设沁南景观湖,改造老城区水网,推进沁河生态治理工程,完善城市水系。积极争取城际铁路项目,谋划集中供热工程。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强力推进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加快唐庄普罗旺世高档社区和沁南两个高档安置小区建设。怀府洪通世家、城市花园三期等在建开发项目全部竣工。玫瑰城、原怀府宾馆改造、联盟街水上游乐场周边改造等项目全面开工。完善新建道路两侧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背街小巷治理改造,确保城市干净整洁。三是培育特色中心镇和中心村。把城市建设的理念引入小城镇建设,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各种资源,加快开发建设步伐,提高小城镇的层次和品位。把小城镇建设与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加快产业集聚,吸纳人口转移,精心塑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形象。加速推进中心村建设,优化村庄布局。积极培育新农村示范村,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新建农村公路20公里,完善路网结构。
(八)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公办幼儿园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办学体系。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新实验中学和党校建成投用。提高教学质量,高招、中招继续保持焦作领先。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永威国际职业学院开工建设,力争河南理工大学应急学院基地落户沁阳。二是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人民医院新院门诊医技楼10月份正式投用,二期工程全面开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进专业人才,转变服务模式,完善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建设,加强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运行监管,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强化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完善优质服务,继续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等工作全省领先地位。四是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提高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率。完善城乡体育设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围绕建党90周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沁阳。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失地农民长远生计保障机制,解除群众后顾之忧。做好新农保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积极推进企业改制,妥善安置职工,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做好五保老人分散供养向集中供养转型,集中供养率不低于65%。加快老年公寓和残疾人服务中心建设,开工建设军人接待站、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廉租住房三期投入使用,四期开工建设。二是促进劳动力本地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努力扩大就业,探索建立“投资带动就业”长效机制,实现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2%以下。三是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加强基层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综治中心建设,完善技防设施,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引导公民依法维权,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创建安全沁阳。做好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开展双拥共建,做好部队营房换建工作。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充分发挥民族和宗教界人士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十)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全力做好要素保障。一是满足资金需求。加强财源建设,强化财税征管,增加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统筹资金调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努力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深入实施资本活市战略,再引进1至2家市外银行。开工建设怀府金融广场,打造区域性综合金融服务中心。创办沁阳金融网,探索建设“金融超市”,搭建政银企合作新平台。尝试推进仓储园区、种子基金、创业投资等新型融资模式,力争融资突破40亿元,争创河南省优秀金融生态市。二是严格土地供给。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把建设用地需求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迁村并点和“空心村”治理,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置换建设用地指标。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实现节约集约利用。三是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健全项目节能评估机制,加大高耗能企业淘汰力度,为新上项目腾出环境容量。四是吸引人才集聚。深入实施人才兴沁战略,继续开展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和百名硕士进沁阳活动,吸引各类人才到沁阳施展才华。继续开展高规格的企业家培训计划,提高综合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一批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专业型人才。五是做好电力保障。加强城乡电网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提高电力保障水平。强化电力调度,优化供应结构,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
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加强学习。大兴学习之风,每个工作人员都成为所在岗位、所从事工作的行家里手。深入学习“何平九论”,加快转变领导方式。继续举办新怀商论坛等活动,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质量。注重学以致用,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沁阳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动力。
(二)勇于担当。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敢于负责,勇于负责,面对矛盾不回避,遇到难题不推诿,雷厉风行不拖拉,把风气搞正,把工作做实。创新工作方法,善于在困境中找出路、在发展中求突破。加强执行力建设,看准的事情要紧盯不放,定下的工作要抓紧实施,强调的纪律要贯彻执行,把心思用在抓发展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
(三)以人为本。把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最高追求,把执政为民作为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关注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财力、物力更多地向推进发展和改善民生上倾斜,竭尽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市长接听热线活动,拓宽为民服务渠道。
(四)高效运作。深入分析研究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注重谋划、善于运作,以谋划促工作,以运作促发展。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减少审批事项,完善一站式办理和全程代理制,实现外来企业和职能部门“零接触”。实行联审会办制度,推行网上审批,提高审批效率。规范涉企收费和检查行为,创造宽松和谐的生产经营环境。
(五)依法行政。坚持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各项部署和决定;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加强政务公开,及时向社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启动“六五”普法规划,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的作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创建法治型政府。
(六)清正廉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程监控,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健全政府采购、资产转让、项目招投标、土地招拍挂等管理制度,加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监管,强化财政投资审计、考核。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以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的目标令人鼓舞,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倍加珍惜上下齐心的和谐局面,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振奋精神,万众一心,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推动沁阳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争当中原经济区建设排头兵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