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7年2月28日在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市 长 陈敬如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的回顾
本届政府是2003年3月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沁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面对变化起伏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正确判断形势,牢牢把握机遇,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目标,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达到123.7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2.1亿元,是2002年的3.5倍,年均增长37.2%;实现利税总额40.8亿元,是2002年的6.1倍,年均增长57.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亿元,是2002年的2.7倍,年均增长27.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4亿元,是2002年的3.2倍,年均增长33%。2005年,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各县(市)第10位,全国县域经济第175位。2006年,第六届中国中部百强县(市)排名第26位。
──工业强市战略加速推进,工业经济强势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引进了神火集团、昊华集团、晋煤集团、东阿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铝电集团、沁澳铝业等骨干企业实现战略重组,开工建设了一批投资超亿元、超十亿元的大项目,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年来,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10余个,计划总投资128.2亿元,已到位资金65.7亿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564万美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年位居焦作各县(市)之首,被确定为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市。四年来,累计开工建设重点项目334个,计划总投资175亿元,完成投资61.6亿元,242个重点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建设速度均创新高。“一区三带”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编制了沁北工业区总体规划,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配套设施建设,园区已入驻项目15个,总投资达44亿元,被确定为焦作市级工业园区。沿焦克路的玻璃钢产业带、沿沁伏路的造纸机械产业带、沿新济路的电动车产业带初具规模。传统产业加速发展。四年间,造纸机械、玻璃钢等传统产业投资500万元以上新建、技改项目达到91个,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高线压胶辊、防火装饰板、高强度夹砂管道等一批新产品投放市场。造纸机械、玻璃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2002年分别增长120.6%、181.3%。造纸机械产业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扶持的八大装备制造业集群之一,我市被中国轻工机械协会命名为“全国造纸机械之乡”。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年产450万只电动车蓄电池、100万套电动车轮毂等项目建成投产,年产100万辆电动车组装线项目全面开工。电动车充电器、轮毂式电机、塑料配件等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全部建成后,我市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动车生产基地。硝酸、尿素等化工项目建成投产,昊华“双二十”、阿维菌素等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化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全部免除农业税,累计发放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2226万元,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被确定为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市。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东阿集团原料基地、永和禽业品种鸭养殖及深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1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9家,辐射带动全市26%的农户。规划了“五带五基地”农业生产格局,积极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到22.9万亩,建成示范区(基地)11个,面积达11.7万亩。农田林网控制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93%和27%,被评为省级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市。沼气池建设超额完成焦作市定目标。累计投资1.2亿元建成一批水利工程,解决了3.5万人饮水困难和5.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12连冠,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市。累计投入2.8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走在焦作市前列。四年间,共组织劳务输出3.7万人次,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8万人次。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06元,是2002年的2倍,年均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79元,是2002年的1.6倍,年均增长12.5%;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7亿元,是2002年的1.4倍,年均增长9.2%。
──经营城市效果显著,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四年来,实施城市建设项目96个,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其中,外来投资和民间资本占90%以上。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垃圾处理场开工建设。沁水湾、城市花园、书香莲郡和弱电管网改造等一大批外来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天然气利用工程已进城入户。招商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标志性公共设施即将开工。怀府广场正式开园,政通路、人和路、站前路建成通车,怀府路和覃怀路西延工程主车道全面完工。城区面积由2002年的15.3平方公里扩展到17.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9%,荣获河南省卫生城市。长济高速、太行大道、温邵路建成通车;常付一级公路完成招标,工程即将全面展开。四年间,建成地方道路361公里,其中“村村通”工程257公里,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叫响,商贸服务业日益繁荣。旅游开发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神农山景区的品位和知名度明显提升,荣获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中原)最具品牌价值旅游景区和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我市被评为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20强、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和河南省最具成长力的旅游名县等称号。神农山大酒店、焦百沁阳商厦、自由路商业步行街、中天新世界等一批宾馆酒店、商场市场投入运营。造纸机械城、怀府建材城、隆发家具建材等专业市场建成开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受到省政府表彰。200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8亿元,较2002年增长67.6%,年均增长13.8%。
──各项改革进展顺利,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化肥厂、二纸厂等57家企业成功改制,经营效益大幅增长,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受到河南省、焦作市的表彰或嘉奖。顺利完成第五届村委换届工作,荣获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四年来,累计投入1871万元完成了94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投资1300万元买断原沁阳师范校区用于职业教育。总投资1.7亿元的一中、职专新校区开工建设,两所学校分别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跃居焦作各县(市)首位。疾控中心建成投用,14所卫生院全部进行改造,超额完成了医院信息化设备配置任务。连续两年在焦作市率先完成新农合筹资工作,初步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计划生育乡所标识化建设全面完成,甲级村室达到297个,计生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走在全省前列,“幸福家庭”行动和计生村民自治取得显著成效。圆满完成既定的人口计划,计生工作跨入全省一类县(市)行列。农村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全省百强文化站达到3个,省级示范文化大院达到4个,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怀梆和唢呐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真北大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授予“千年古县”称号。13个乡(镇)办事处和100个重点村(街)科技成果推广平台全部开通,成功举办了清华大学博士后沁阳科技行、千项专利巡展等高规格的科技交流活动,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被确定为国家级星火密集区、全国科技富民强市试点市和全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试点市。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累计发放小额无息贷款1014万元,完成再就业培训55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下岗再就业1.3万人,其中“4050”人员4346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金社会化发放率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提标工作;新建改造7所敬老院,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28%,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认真落实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共发放资金630万元,解决了困难家庭学生就学问题。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84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受到国家表彰。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荣获省“平安建设”先进市。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成功化解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在全国率先实行疑难案件听证评议会制度,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荣获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先进市。深入开展“效能革命”,加强执行力建设和廉政建设,行政效能明显提高。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夺得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荣获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审计、工商、质监、统计、体育、人防、民兵预备役、广播电视、档案、史志、助残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四年,是应对挑战、克难攻坚的四年,是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的四年,是再创优势、加速发展的四年。回顾四年来的工作,困难比我们预想的多,效果比我们预期的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沁阳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沁阳发展的各级领导、老同志、驻沁部队、驻沁单位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的发展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沁阳实际的发展路子。四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速度加快与效益提高的良性互动;紧紧抓住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创造新优势,实现了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发展;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不动摇,以项目建设带动结构调整,靠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借优化环境拉动招商引资,实现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结构调整的良性循环;紧紧抓住改革创新不动摇,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形成了向改革要活力、靠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良好局面;紧紧抓住作风建设不动摇,以人为本,转变职能,改进服务,提高效能,形成了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勤政为民的良好氛围。
总结四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发展的进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容易受到宏观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冲击;人才瓶颈、资金瓶颈、资源瓶颈、观念瓶颈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牢固,新农村建设任务还很艰巨。对于这些问题,市政府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建设富裕开放文明和谐新沁阳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焦作市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又好又快发展为方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为重点,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保证,继续按照市五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创新优势、提升水平、跨越发展、争先进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轨道,加快富裕开放文明和谐新沁阳的建设步伐,奋力走在中原崛起前列,冲刺全国百强县(市)。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力争跻身全国百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较2006年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突破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累计完成270亿元。2011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前五强,力争跨入全国百强县(市)。
──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把“一区三带”建成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形成以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冶金、建材为支柱的新型工业体系。沁北工业区建成辐射豫西北、连接豫晋两省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和现代化新型工业城;电动车产业带、造纸机械产业带、玻璃钢产业带成为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和研发、生产基地。2011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超50亿元的企业4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达到120亿元。
──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中心城区面积扩展到2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5万人,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焦作市副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完成西环路、南环路、太行大道等道路建设,形成便捷通畅的交通网络。建成招商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综合体育中心、沁阳大剧院和垃圾处理场等公共设施。构建城市水系,实施以公共绿地、道路绿带、庭院绿化为重点的生态园林建设,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力争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培育一批辐射周边地区的商贸龙头企业和大型专业市场,成为豫西北商贸中心城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达到43亿元。自然风光、休闲度假与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成功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神农山景区成为国家5A级景区。
──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五带五基地”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培育一批省、市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培训新型农民,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2011年,分别超过1.4万元和6600元。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80%的村街建成文化艺术中心、文化广场和小游园等公益设施。村务管理更加规范民主,党群、干群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文明。
──和谐沁阳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一院两校”和职业大学建成投用,就医就学条件明显改善。实现农村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健全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民主法制不断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城乡居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各位代表,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是上级党委、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更是政府执政为民的崇高使命。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进取、务实苦干,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三、2007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条件: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加快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我省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政策将逐步实施,特别是焦作市被列入“比照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城市,更有利于我们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工业强市”战略取得可喜成绩,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效能革命”深入开展,执行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快发展的软环境和软实力得到提升。“全党抓经济、核心抓工业、重点上项目、全力创环境”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各级干部思发展、谋发展、干大事、创大业,瞄准更高目标奋力拼搏的氛围更加浓厚。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达到14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61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6%,达到4.6亿元,力争增长25%,达到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达到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分别达到9580元、515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建议新一届政府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一手抓量的扩张,一手抓质的提升,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上实现新跨越
集中精力运作大项目,培育新的经济支柱。完善项目服务机制,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由市领导牵头,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早投产、早见效。神火集团电解铝和铝深加工项目确保5月份电解铝达产16万吨,力争年底达到22万吨。加快20万吨铝板带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昊华集团“双二十”项目确保年底建成投产;二电厂热电改造项目确保3月底并网发电,年底前供气成功。晋煤集团大型煤炭储运项目确保年储运量达到200万吨。围绕三大项目延伸上项目,力争水泥熟料、标准砖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72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度,完成投资36亿元,52个项目建成投产。通过项目带动,沁澳铝业销售收入超20亿元,宏晋煤炭销售收入超10亿元,河南超威、永威集团、金海鑫昌销售收入超5亿元;争取3家企业列入焦作市“高成长企业”。
做强产业龙头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产业推进机制,研究制订扶持政策,加强对传统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提高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承接能力,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装备水平,抢占行业制高点。引导企业家积极开展资本运作,鼓励企业强强联合,组建集团公司,培育壮大产业龙头。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为龙头企业搞好产品配套,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力争全市新创河南省名牌产品2个,河南省优质、免检产品2个。
加快“一区三带”建设步伐,优化工业布局。加强对“一区三带”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吸纳社会资金,加快道路、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综合服务区,大力发展物流配送、金融中介、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规划建设22万伏变电站和沁北工业区铁路专用线延伸工程,满足园区长远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一区三带”的土地、产业、区位、政策等优势,吸引符合产业规划的新企业、新项目向园区和产业带集中。2007年,沁北工业区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
(二)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村经济,一手抓现代农业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东阿集团原料基地、永和禽业品种鸭养殖及深加工等项目建设进度,培育壮大麦研面业、港龙怀参宝、华宝公司等龙头企业,新增焦作市龙头企业3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按照“五带五基地”的规划,在实施订单农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业,新增四大怀药种植面积4000亩、优质林果2000亩,建成3个现代化挤奶站和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抓好林业建设,完成平原绿化40万株,封山育林8600亩,力争实现“省级生态示范县(市)”创建目标;发展工业原料林3000亩,培育林产业龙头企业,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积极引进推广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帮助农民科学种养、科技致富。加强农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采用企业务工安置一批、商贸服务吸收一批、劳务输出转移一批的方法,力争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人。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自筹、企业赞助、能人捐助,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和沼气清洁工程等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1万亩,力争再夺省“红旗渠精神杯”。科学规划养殖小区,引导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移,养殖小区由村内向村外转移。建立健全动物防疫网络,做好常规免疫和强制免疫,有效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积极开展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建立完善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开展农村民主管理三个面对面活动,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实现民主决策的制度化、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和民主监督的经常化。积极引导焦作市定试点村向更高层次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继续走在焦作市前列。
(三)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思路,一手抓招大引强,一手抓优势招商,在对外开放上实现新跨越
瞄准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把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煤化工项目作为沁阳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集全市之力搞好项目对接和服务,尽快确定三大投资主体,全面开始可研、环评的编制,争取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力争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搜集整理全国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投资意向和发展规划,有针对性组建专业对接小组,围绕化工、电力、铝深加工、造纸设备、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策划包装对接项目,开展“敲门招商”,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
树立全新的资源观,发挥优势招商。树立“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观念,充分挖掘境内及周边资源,发挥显性和潜在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利用山西的煤炭、洛阳的石化和硅材料、焦作的铝业和化工、济源的有色金属和电力等周边区域资源,实现各种优势互补,配置嫁接项目。发挥我市闲置厂房、劳动力、区位等优势,找准切入点,捕捉信息,对接项目。利用产业规模优势,大力发展上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落实对企业、村街的鼓励政策,调动企业、村街的招商积极性。加强与沁阳籍在外人士的联系,及时介绍沁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有关政策措施,鼓励支持他们回乡投资兴业,实现沁阳在外创业人士的人心回归、资金回归、项目回归和企业回归。
努力扩大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外向度。指导有条件的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权,帮助企业开展外贸出口业务。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在稳定皮毛皮革、造纸机械出口的基础上,围绕电解铝、化工、造纸、电动车等产业做文章,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力争实现外贸出口4000万美元。
(四)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载体,一手抓开发建设,一手抓规范管理,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上实现新跨越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中心西移。坚持“以人为本、以绿为主、以文为魂”的建设理念,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吸引外地资本、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开发建设,投资17亿元,强力实施“310工程”。即:投资2.4亿元,抓好怀府西路、覃怀西路、适居路、太行大道二期、西外环及新沁河桥、文化路、团结路、共建路、人和路北延和罗庄路改造、沁水路完善及干河桥等10条主次干道的新建改造,完善路网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投资4.6亿元,建设招商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一中新校区、职专新校区、市医院新院区、城市垃圾处理场、城区天然气利用及供水管网改造、沁水园、干渠滨河公园、太行民族公园及联盟广场完善等10大公益项目,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投资10亿元,实施沁水湾二期、城市花园、亚星盛世家园、润泰大厦、压力容器厂开发、永威学校教师公寓、书香莲郡二期、丰泽苑、沁水路两侧开发、怀府王朝等10大城市开发项目,增强城市活力,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加大城区空闲地、沁河南岸、太行大道两侧的绿化力度,努力打造水清、草绿、街美、灯亮的人居环境,力争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提高开发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推进太行路两侧开发建设,把太行路建成展示沁阳形象的景观大道和城市中心大道。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和地下两种公共资源,做好城区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的开发,公开竞标拍卖城市基础设施冠名权、广告权和出租车经营权,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改革,增强公用事业发展后劲和活力。逐步建立城市社区管理体系,将各项管理和服务延伸到每个家庭。发展城市商贸经济,培育商贸龙头企业,促进商贸经济持续繁荣。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公证、物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
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加快城乡联动步伐。及时调整和修编小城镇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布局,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层次和品位。把城市建设的理念引入小城镇建设,强化城镇经营管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城镇各种资源,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增强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环境。把小城镇建设与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加快产业集聚,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形象。继续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活跃农村市场。
加快交通公路设施建设,完善市域交通网络。抓好常付线一级公路沁阳段工程建设,确保3月份开工。加快干线公路改造和县乡道路建设,焦克路东段改造确保上半年开工,完成西宋路、新横路等5条县乡道路和云崇路二期、尚伏路尾留工程。加快长途汽车站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一手抓体制管理创新,一手抓经营效益提高,在文化旅游强市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体制改革。按照“统一管理、行业指导、企业运作”的原则,全方位开放旅游市场,对景区进行企业化改革,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成立神农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景区建设、营销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鼓励各种社会团体参与演艺、娱乐等文化企业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旅游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的跨越。
在包装策划上寻求新突破。聘请知名专家对景区、景点进行策划包装,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的作用,进行大规模宣传,叫响“神农山水、灵秀沁阳”的品牌。举办高规格、高层次的营销宣传活动,重点抓好“华夏子孙寻根问祖”大型炎帝祭拜、神农文化节等活动和中国炎黄文化、“沁阳旅游发展道路”等研讨会,提高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实施“名人、名山、名城”战略,深入挖掘以华夏第一坛、龙脊长城、白鹤松等为主要内涵的神农文化,发挥朱载堉、曹谨、李商隐等名人效应,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加快二仙庙景区建设进度,发展丹河峡谷休闲娱乐度假游项目。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积极与省内外旅游线路对接,策划推介区域精品线路,努力形成“观光游、休闲游、文化游、健康游”的大旅游格局。
(六)实施独具沁阳特色的人才战略,一手抓人才引进,一手抓教育培训,在构建创新型社会上实现新跨越
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担任沁阳经济发展顾问,组建沁阳经济发展研究院,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引导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由生产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对企业引进的“高管人才”,政府予以津贴奖励。鼓励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探索一流人才、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的办法和途径,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实施柔性人才机制,弹性用才,借智生才,真正做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发挥出人才的最大效益。
加强企业家和员工队伍建设。组织企业家分期分批到全国同行业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强企业家干大事、创大业的信心和决心。继续办好“新怀商”论坛,积极邀请与我市产业相关的高层次专家来沁授课;举办清华大学沁阳企业家研究生班,组织企业家参加海尔培训班、清华大学培训班,提高企业家驾驭市场、发展壮大企业的能力。在职业中专逐步开设玻璃钢、造纸机械、化工等专业,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鼓励企业选送技术人员到职业学院、高等院校进修,不断提升职工专业技术水平。分行业开展技能“大比武”活动,激发广大职工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七)努力破解资金“瓶颈”,一手抓财政收入增长,一手抓融资平台搭建,在增强财政金融保障能力上实现新跨越
加强税收征管。通过多种形式做好税收政策的宣传、咨询和辅导,努力营造“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良好环境。强化重点税源的监控管理,建立经济分析、税源分析、纳税评估等长效征管机制。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力求在新税源和小税源上取得突破,不断提高收入质量,确保税收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稳定增长。强化税收稽查,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等涉税违法行为,整顿规范税收秩序,净化税收环境。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加强国有资产收益征管和非税收入征缴工作,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努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强化科学理财。认真研究国家财政、金融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融资功能,利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多种手段,引导、吸纳各类资金向我市优势产业和优势行业流动。强化公共财政职能,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预算约束,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严肃财经纪律,以绩效评价、投资评审等为切入点,加大对各项支出的监督和管理,合理调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提高融资能力。成立金融联络办公室,研究金融部门的政策信息、投资动向,定期组织银企洽谈会,指导企业有针对性的争取金融贷款。积极引进浦发行、交通银行、焦作商行等股份制银行在我市开展业务,开辟新的信贷渠道。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增强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争取信贷支持。筛选前景好的项目,及时发布,吸引民间投资,将零散资金聚集到项目建设上。选择一批业绩好、诚信度高、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包装策划,力争4家企业列入全省预备上市企业。
(八)坚持以人为本,一手抓, , 民生民计改善,一手抓社会事业发展,在构建和谐沁阳上实现新跨越
办好十件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07年,市政府将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实事,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0公里,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800户,解决1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②改善办学条件,完成18所农村小学、初中改造,加快一中新校区、职专新校区建设。③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惠民医院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参合率达到95%;精心组织中华健康快车项目,为10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治疗。④繁荣城乡文化事业,完成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9个乡镇的269个行政村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21世纪一村一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⑤实施群众体育健身工程,在20个行政村和城市居民小区建设体育设施。⑥开展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作。为全市婚育青年提供免费培训、婚检、孕前监测和药品,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⑦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将全市农村低保补差标准由每人每月不低于30元,提高到不低于40元。⑧新建市中心敬老院和王召乡敬老院,对紫陵镇、西向镇敬老院进行扩建改造,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5%。⑨改造完善城区自来水和天然气管网,改善供水状况,提高天然气入户率。⑩建成垃圾处理场、12座垃圾中转站和公厕。
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全面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健全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培育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大力发展福利事业,积极开展困难帮扶和社会捐助活动,进一步加大对特困群众的帮扶力度。
努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构建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完善“三步走”机制,落实重大矛盾纠纷“分级负责、包案解决”领导责任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沁阳”建设,健全治安社会化防控网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和重大突发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突出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消防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整治,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大环境监察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强化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大力开展土地“三项治理”,挖掘土地资源,合法置换用地指标,解决土地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力争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口计生工作:巩固乡所标识化建设成果,完成市计生技术指导站建设任务。继续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保持全省领先地位。稳定低生育水平,力争在信息化建设、流动人口管理、利益导向机制建设、村民自治等方面出精品,努力争创省级优质服务市。教育工作:大力实施“建名校、创名牌、育名师、出名人”战略,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和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认真抓好薄弱学校建设,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卫生工作:加大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和国债项目等政策资金争取力度,改善农村卫生院医疗条件,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科技工作:扎实开展“科技富民强市专项行动”计划,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成果鉴定和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完成专利申报150件。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实现沁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加强行政作风和行政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甘于奉献,提高效能,建设务实高效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管理理念、机制、方式的转变,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深化“效能革命”,发扬“严、细、实、快、硬”的工作作风,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多做工作,做好工作。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健全工作落实机制,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落实“一线工作法”,深入项目工地、车间班组、田间地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大力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落实、谋发展上。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强化目标考核和跟踪督查,着力推进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二)倾听民声,心系群众,建设亲民为民政府。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扎实开展“讲正气、树新风”活动,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按照“领导为群众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公务员为纳税人服务、全社会为投资者服务”的要求,加强对政府系统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不折不扣兑现依法出台的政策和承诺,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营造一个让企业和群众满意的服务环境。加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规范“市长热线”办理程序,认真落实各项利民惠民政策,及时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亲民形象,打造亲民政府。
(三)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建设民主法制政府。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认真落实《监督法》,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等制度,使决策更加科学。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许可,推进职能部门审批机制创新。加强对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执法程序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职责,支持司法部门依法办案、公正办案,纠正和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行为,促进政府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四)廉洁从政,阳光运行,建设公正清廉政府。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正确行使权力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政府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惩治腐败,切实维护“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沁阳的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和希望。让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沁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实现沁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